CHINESE / ENGLISH

扬中人的竹缘

作者:佚名    河豚文化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234    更新时间:2014-4-27

文/施直东
    又是一年春光里,竹园新笋初出泥。近日回到故乡扬中,正逢竹园中雨后春笋从芳香的泥土里争先恐后探出头来,充满蓬勃生机。妹妹说,今年扬中竹笋是大年,所以每天挖竹笋,每天吃竹笋,还是“吃不及”。哥哥和姐姐也是从外地回扬中的,他们说,扬中的竹笋特别好吃。
    苏轼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扬中自古盛产竹枝,几乎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种竹。竹枝四季常青,所以,扬中人家常年都有绿荫庇佑。
    扬中的竹枝原本有两种。一种是淡竹,竹竿稍细,可以劈竹篾,用途较广。另一种是燕竹,竹竿稍粗,不可劈篾,只能整体使用。现在大体只剩下燕竹这一种了。
    从古到今,竹枝在扬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扬中人的生活离不开竹枝。忆往昔,扬中人几乎家家住草房。屋上的“竹架子”是燕竹,捆扎竹架子的是淡竹竹篾。装菜用竹篮,有大菜篮,小菜篮,豆腐笿子(口圆形,底部方形)。淘米用筲箕(底部圆形)。
    装喂猪、喂羊的草料用草篮。草篮大小不同,都有较长的“把子”,可以挎在肩膀上,省力。
    掼稻、掼麦后清扫场地,是用一大把 “竹林”(竹的枝条)捆扎、安一个竹柄做成的大扫帚。集拢草屑用的“招耙”、翻晒粮食用的“榻耙”,也都是以竹为柄。
    晒较多的稻子用晒垫。晒较少的粮食用匾子。晒干品用晒篮。都是竹制品。
    除去粮食中的杂物用筛子。囤粮食用“窝折”。临时装粮食用“箩”,装米、麦、面粉则用编制细密的“篓子”。
    搭豇豆棚、黄瓜棚、番瓜棚用粗细不同的竹竿。
    纺棉花用的棉花车子,其主要部件是用细竹枝交叉固定成的轮轴。
    耥耙、连枷、耥网、扒虾网、鱼叉都以竹为柄。起蟹网、虾网均用带铅丝钩的长竹枝。
    架设在港边捕鱼的“扳罾”,也是用弯曲过来的竹枝撑开四角。夹河泥的夹子是用两根长竹竿作柄,深入河底夹泥。
    河头用细竹枝扎簙子防河鱼逃跑。秋冬季节在港里用粗竹片扎簙子拦截螃蟹。
    做畚箕,做泥笿,箍盆桶用竹篾。在家前屋后夹障防鸡鸭则用细竹枝。
    挂帐子用淡竹竹竿,凉席、凉枕以及斗笠都是用竹篾编成的。
    捞面条、馄饨用竹制笊篱。将冷馒头蒸热用竹片扎的蒸格。洗锅用竹篾扎成的洗锅帚。

吹燃灶膛里刚熄灭的柴火用打通竹节的吹火筒。“竹林”是烧锅的好燃料。盛放碗、盆用竹碗橱。裹粽子常用燕竹的竹籜。
    晾晒衣服用长竹竿。晒鞋子用竹林钩(江南人称“万把钩”)。为孩子烘尿布用烘篮。
    盲人探路用竹竿,乞丐打狗用竹棒。
    父母亡故后,孝子照例要执夹着黄纸的“孝竹棒”;送葬的飘幡用一根带有竹叶的细竹枝。
    至于春笋,更是扬中人的天赐口福。扬中人给予竹笋一个雅号:“逢人配”,是说竹笋可与多种食品相配。韭菜炒笋丝,笋末炒鸡蛋,竹笋红烧肉,河蚌竹笋汤等等,都是很味美的。将竹笋与菜。肉混在一起做馅包馄饨,好吃得很。如果在菜粥里,菜饭里,烂面条里杂以竹笋,也都别具风味。
    近几年有报道,扬中的艺术家们用极细的竹篾编织成字和画,成为绝佳的工艺品,营销海内外,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扬中人民在生活中对于竹枝的使用,仅如上所述,即可见一斑,足以说明扬中人民与竹枝的不解之缘,足以说明大自然造就的篁竹对扬中人民的无私奉献,也足以说明扬中人民在对使用竹枝方面的聪明才智真是发挥到了极致!

  • 上一个河豚文化:

  • 下一个河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