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 ENGLISH

细说河豚

作者:佚名    河豚文化来源:中国河豚毒素网    点击数:4074    更新时间:2015-8-25
河豚,实际上是河豚鱼,又名气泡鱼,古名:鯸鲐(hóu tái),别名:鲀鱼、气泡鱼、辣头鱼。江浙一带称小玉斑、大玉斑、乌狼等;广东一带称乘鱼、鸡泡、龟鱼;广东潮汕地区称乖鱼;河北沿海附近称腊头。
英文:swellfish,globefish,balloonfish,fugu,rabbitfish,pufferfish 
河豚属硬骨鱼纲,鲀形目,鲀亚目,鲀科,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中国各大海区都有捕获,假睛东方豚还经常进

河豚,实际上是河豚鱼,又名气泡鱼,古名:鯸鲐(hóu tái),别名:鲀鱼、气泡鱼、辣头鱼。江浙一带称小玉斑、大玉斑、乌狼等;广东一带称乘鱼、鸡泡、龟鱼;广东潮汕地区称乖鱼;河北沿海附近称腊头。
英文:swellfish,globefish,balloonfish,fugu,rabbitfish,pufferfish 
河豚属硬骨鱼纲,鲀形目,鲀亚目,鲀科,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中国各大海区都有捕获,假睛东方豚还经常进入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水域,而暗纹东方豚亦可进入江河或定居于淡水湖中。一般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从大海游至长江中下游。在中国,河豚有30余种,常见的有黄鳍东方、虫纹东方 、红鳍东方、暗纹东方 等,其中以暗纹东方产量最大。一般体长70--500毫米,其中红鳍东方豚已见最大体长为750毫米。河豚鱼味道极为鲜美,与鲥鱼、刀鱼并称为“长江三鲜”。
河豚被欧美统称为pufferfish,因为这种鱼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将自己身体里注满水/气,去吓走敌人。河豚鱼在加勒比海盗和其他的海盗中很受欢迎,因为他们常常把河豚当作吉祥物来看待。
河豚简介
河豚的身体短而肥厚。河豚生有很细的小刺。坚韧而厚实的河豚皮曾经被人用来制作头盔。河豚的上下颌的牙齿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好像一块锋利的刀片。这使河豚能够轻易地咬碎硬珊瑚的外壳。河豚大都是热带海鱼,只有少数几种生活在淡水中。
河豚一旦遭受威胁,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天敌很难下嘴。
许多种类的河豚的内部器官含有一种能致人死命的神经性毒素。有人测定过河豚毒素的毒性。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河豚毒性大小,与它的生殖周期也有关系。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国内外,都有吃河豚丧命的报道。虽然,品尝河豚要冒着生命危险,但是由于河豚的味道十分鲜美。所以,还是有众多贪食的人拼死吃河豚。
世界上最盛行吃河豚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的各大城市都有河豚饭店。厨师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毕业考试时,厨师要吃下自己烹饪的河豚。因此,有些技术不过硬的人,就不敢参加考试逃跑了。
河豚游得很慢。这是因为大多数鱼通常在身体的后半部所具有的游泳肌肉。河豚只好利用左右摇摆的背鳍和尾鳍划水。
河豚的牙齿与刺豚的牙齿很相似。河豚的牙齿融合成一个喙。上下腭的牙齿用来咬碎软体动物和珊瑚。河豚将这些生物活的部分连同蟹、蠕虫和藤壶等海洋生物一起吞食。
河豚鱼分布于世界各地,约有100多种。
河豚鱼口小头圆,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大的长达1米,重10千克左右,眼睛平时是蓝绿色,还可以随着光线的变化自动变色。身上的骨头不多,而且背鳍和腹鳍都很软,但长着两排利牙,能咬碎蛤蜊、牡蛎、海胆等带硬壳的食物。

 

 

河豚的食用
河豚虽然有剧毒,但其肉鲜嫩无比,人们常把河豚鱼片与日本绘画相提并论,柔和细腻,回味无穷。
河豚鱼肉含的毒较小,而卵巢、肝脏和血液都含有43‰的毒素。在中国,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国家明文规定不准饭店供应河豚鱼。而在日本吃河豚则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成为其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河豚鱼加工是十分严格的,一名合格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考试合格以后才能领取执照开张营业。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
河豚一般是养在池里,吃前用网兜将河豚网出来,用小刀割去鱼鳍,切除鱼嘴,挖除鱼眼,剥去鱼皮,接着剖开鱼肚取出鱼肠、肝脏、卵巢和肾等含剧毒的内脏,再把河豚肉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清水中将上面的毒汁漂洗干净。洗净后的鱼块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接着,将其切成像纸一样薄的片,再将这些鱼片摆成菊花或仙鹤一样的图样。吃的时候夹起鱼片蘸着碟子里的酱油和辣椒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吃完鱼片后,再喝上一碗河豚鱼汤,真是爽心可口。
河豚鱼肉虽然鲜美,但处理不当或者贪食太多则会让人一命呜呼。河豚毒素为神经毒素,其毒性比氰化钾要高近千倍。在日本,每年都有一些人因误食河豚毒而死。
与蛇毒、蜂毒和其它毒素一样,河豚毒素也有其有益的一面。从河豚肝脏中分离的提取物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人们已经将河豚肝脏蒸馏液制成河豚酸注射液用于癌症临床及外科手术镇痛。
吃时千万要小心谨慎,切莫粗心大意。因为此鱼腹中有剧毒,其脊血、鳍尾、肝脏等处,都藏有毒汁,俗语有“拼死吃河豚”之戒。因此在食前,必须请有经验的老师傅将鱼腹内脏拣清,洗净,然后用油煮煎,再放入佐料反复烧煮,更烧得肉烂皮酥,方可食用。为了防止中毒,最好在吃鱼前烧煮一锅“芦根汤”以备解毒之用。总之,食用此鱼,必须特别小心,严防中毒事故发生。
河豚的制作过程要求相当严格,但是做出来味道鲜美。自古就有着" 食得一口河豚肉,从此不闻天下鱼" 的说法。
河豚的品种
红鳍东方豚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隶属于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因体形似“豚”,常在河口捕到,故江、浙一带俗称“河豚”,北方俗称艇巴,南方称之龟鱼。红鳍东方鲀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的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目前,我国沿海共发现有17种东方鲀分布,红鳍东方鲀是个体最大、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之一。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高、营养丰富,素有“鱼类之王”的美称,深受广大美食家喜爱。但河豚系有毒鱼类,且毒素是一种很强烈的神经毒,其制剂在临床上前景广阔。 
红鳍东方鲀属高蛋白、低脂肪性鱼类。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而且河豚鱼体内富含DHA、EPA和人体必需且不能自行合成的八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抗癌、抗衰老作用的硒、锌等元素的含量高于甲鱼和海参。安全食用河豚,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补脑健脑、提高视力、抑制肿瘤等作用。此外河豚鱼还有健胃养胃功效,一般的胃病患者若每年能吃一定量的河豚,不乏神奇而愈的先例。 
暗纹东方豚 
暗纹东方鲀身体椭圆形,前部钝园,尾部狭小。口小,端位,横裂,上下领各具2个板状牙齿,唇发达,细裂,鳃孔小,侧位,为一弧形裂缝。眼小,侧上位。鼻孔1对,显著。背鳍靠后,与臀鳍几乎相对。无腹鳍,尾鳍平截,后端灰褐色。侧线明显,每侧2条,分别位于背腹侧。其全身无鳞,头部、体背及腹部均被小刺。体背及上侧部具灰揭色横带纹4~5条,下侧及腹部桔黄色至白色。胸鳍上方及背鳍基部各有一块黑斑,臀鳍黄色。体色随体长及环境水质稍有变异。 
虫纹东方豚
鉴别特征:背腹面均光滑无棘,体背面灰褐色,具虫纹状白色花纹,胸斑小,其周围白色花斑状,体侧下方具一黄色纵带。全长30厘米左右,小型种。毒性:筋肉、皮、精巢均有毒。 
横纹东方豚
鉴别特征:背腹及体侧密布细小棘,体背深褐色,具多条细浅色横带,体侧下方具一黄色纵带。全长25厘米,中小型种。毒性:筋肉、皮、精巢均有毒。 
铅点东方豚
鉴别特征:背腹面均具弱小棘,体背黄褐色,具浅色小斑点,5-6条深褐色横带,体侧下方具一条黄色纵带。全长25厘米,小型种。毒性:筋肉、皮、精巢均有毒。 
月腹刺豚
鉴别特征:全背部及腹部面具强小棘,体背褐绿色,尾鳍灰褐色或黄色,月牙形。全长达50厘米,中型种。毒性:筋肉、皮、精巢均有毒。河豚目前量少。 
  

河豚毒素
河豚鱼肉质细嫩、鲜美,曾有“吃了河豚,百味不鲜”以及“拼死吃河豚”之说法,中国沿海某些地区有吃河豚鱼的习惯,日本人把河豚鱼视为珍馐佳肴。对于河豚鱼缺乏烹调经验的人,却万万吃不得,吃河豚中毒死亡者,在国内外屡见不鲜,就是食用河豚经验比较丰富的日本人,据说每年中毒死亡者也有几百人之多。
河豚鱼体内含有一种河豚毒素和河豚酸,这是两种毒性极强的物质。据测定:河豚毒力相当于剧毒品氰化钠的1250倍,是迄今为止自然界中发现毒性最强的非蛋白质之一。河豚鱼的毒素主要集中在卵巢、肝脏、血液中,其次是眼睛、鳃和皮肤中,个别品种的肌肉中也含有毒素,该种毒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经过一般的炒、煮、盐腌和日晒等,均不能很快将其破坏,所以人畜中毒死亡率极高。
几乎所有种类的河豚都含河豚毒素(TTX),它是一种神经毒素,一个人只要食入豚毒0.5mg-3mg就能致死。河豚毒素耐热,100℃8小时都不被破坏,120℃1小时才能破坏,盐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
河豚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性腺、肝脏、脾脏、眼睛、皮肤、血液等部位,卵巢和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精巢和肉多为弱毒或无毒。在熟制河豚时,一定要严格细心地除去河豚的内脏、眼睛,剔去鱼腮,剥去鱼皮,去净筋血,用清水反复洗净。河豚鱼肉质特别细嫩,味美,营养丰富。它的药用价值很高,从其肝脏、卵巢的毒素中,可提炼出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巢素等名贵药材。 
每年春季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这时鱼的毒性最强,所以,春天是人食用河豚鱼中毒的高发季节。中国《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捕获的有毒鱼类,如河豚鱼应拣出装箱,专门固定存放”,所以,河豚鱼还是不吃为好。仅有少数人是拼死吃河豚,但多数人是因不认识河豚鱼而不小心吃了引起中毒。 
河豚毒素所在部位
河豚毒素所在部分和季节上的变化河豚毒素所在部位为鱼体内脏。其包括:生殖腺、肝脏、肠胃等部位,其含毒量的大小,又因不同养殖环境及季节上变化而有差别,按长江河豚和人工养殖河豚的实例证明,各器官毒性比较如下:卵巢〉脾脏〉肝脏〉血筋〉眼睛〉鳃耙〉皮〉精巢〉肌肉。养殖河豚(2龄以上)其器官毒性比较与野生河豚一致,但含毒素量较低。
生殖腺 就是卵巢及精巢。卵巢含剧毒,为河豚含毒量最大的强毒部分之一。精巢是微毒或无毒;卵巢与精巢为长圆形,位于腹腔后部,肛门附近。二者在生殖时期,易于辨别,睾丸为乳白色,卵巢为浅黄色;横断切面,精巢呈白乳糜状,而卵巢则呈颗粒状;但秋后因生殖期已过,卵巢与精巢皆呈萎缩,二者间较难辨别。
肝脏 为一较大纵长的器官,位于腹腔的右侧,上接膨大的胃部,下部尖端达肛门附近,呈灰褐色,内侧具有一绿色的胆囊。肝脏为河豚剧毒部分,食河豚时宜特别注意在食前务必剖除干净,人工养殖的可以通过油煎后食用。
皮肤和血液 皮肤含毒量因河豚种类而异,河豚皮肤含毒量甚微或无毒。血液特别是两块所谓脊血块即脾脏含有剧毒。
肠胃 胃部甚大,能吸入水或空气,使其膨大,胃之下为肠,肠在腹腔内作二回折即达肛门,胃和肠也有毒,但毒性比卵巢及肝脏小得多。
肌肉 肌肉可视为无毒,所以只要挖去河豚的内脏,再剥去皮,洗得干净,是不会有毒的。但河豚死后较久,内脏的毒素溶在体液中,时间一久,可以渗入肌肉,不可不防。特别是制作鱼片(鱼生),用2%-5%碱液浸洗,更加安全。
河豚的卵巢和肝脏为河豚内脏中第二大剧毒脏器,其含毒量的多少,常随季节上的变化而有差异,每年2-5月为卵巢发育期,毒性较强,到6-7月后,产卵期已过,卵巢萎缩,毒性亦减弱。肝脏和卵巢相同,普遍亦为春季毒性较强。此外,不同种类,其含毒量也不一致,而且即使同一种,有时含毒也不一致,一般雌的比雄的毒性强。 
有人做过暗纹东方豚毒性研究,取3龄(2冬龄)性成熟暗纹东方豚的卵巢、肌肉、精巢、肝脏,对小鼠进行毒性试验。若按毒力1000鼠单位(即MU)即相当于有毒的河豚脏器1g能使小白鼠1kg致死来推算,卵巢、肌肉、精巢的毒力分别小于:6.6MU、4.5MU、8.1MU。0.0005克河豚毒素足以使2斤重的小狗死亡,人食用后一旦中毒,毒性发作很快,且一般无法抢救。
河豚鱼浑身是宝,就是河豚毒素,在医疗临床上也具有广泛用途,可制成戒毒剂、麻醉剂、镇静剂等,还可用于癌症的介入治疗。
 

 

 

吃河豚中毒
河豚毒素的毒理作用:麻痹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抵制血液中胆碱酯酶,使神经肌肉系统严重麻痹,阻止神经肌肉传导,使中枢神经失调。 
河豚毒素中毒是因进食河豚鱼后发生中毒的一种急症。河豚的脏器及组织中均含有河豚毒素,其毒性稳定,经炒煮、盐腌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河豚毒素有似箭毒样的毒性作用,主要使神经中枢和神经末梢发生麻痹:先是感觉神经麻痹,其次运动神经麻痹,最后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中枢麻痹,出现感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如不积极救治,常可导致死亡。
河豚毒素中毒症状:轻者先是舌尖及嘴唇发麻,进一步经上肢到足尖以致全身都感觉麻痹,并感到身体疲倦,眼睑睁不开,视觉模糊,听力减退,陷入昏迷状态,重者恶心呕吐,腹痛,头痛,面色苍白,瞳孔对光线失去作用,周身麻木,四肢冰冷,语言不清,血压下降,脉搏微弱,呼吸由困难到逐渐停止最后死亡通常在发病后4-5小时,最迟不过8小时内死亡。 
河豚中毒的救治
临床表现
1.胃肠症状:食后不久即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
2.神经麻痹症状:开始有口唇、舌尖、指端麻木;继而全身麻木、眼睑下垂、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共济失调,肌肉软瘫和腱反射消失。
3.呼吸、回流衰竭症状:呼吸困难、急促表浅而不规则紫绀,血压下降,瞳孔先缩小后散大或两侧不对称,言语障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回流衰竭。
诊断依据
1.有进食河豚史,多在1/2-3小时内发病,同食者也有类似症状出现; 
2.典型的临床表现;
3.心电图检查:示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4.动物试验:取患者尿液5毫升,注射于雄蟾蜍的腹腔内,于注射后1/2.1.3.7小时分别观察其中毒现象,可作确诊及预后诊断。
治疗原则
1.催吐、洗胃、导泻、排除毒物; 
2.应用吸附剂减少毒物的吸收;
3.输液、利尿促进毒素的排泄;
4.拮抗毒素作用;
5.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提高组织对毒素的耐受性;
6.对症支援治疗。
用药原则
1.一般病例以用药框限“A”为主;
2.对出现呼吸麻痹者,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人工辅助呼吸 ;
3.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可行心脏起搏术;
4.对呼吸、回流衰竭者,应注意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可应用新特药物。
辅助检查
1.对一般病例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病因不清、难以排除其他食物中毒或神经系统疾患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或“C”。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症状体征改善。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专家提示
本病的预防重在加强卫生宣教工作,向群众说明河豚鱼有毒,不要食用。渔业单位、各菜市场均应在出售海杂鱼前,应严格检查,将河豚鱼挑出,并送交有关部门集中处理。河豚毒素中毒无特殊解毒剂,但由于毒素存在体内解毒和排泄甚快,如果发病后8小时未死亡,多能恢复,因此,一旦发现中毒,应尽快给予各种排毒和对症处理的措施,让病人度过危急期。 
河豚中毒处理
河豚鱼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潜伏期很短,短至10-30分钟,长至3-6小时发病。发病急,来势凶猛。开始时手指、口唇、舌尖发麻或刺痛,然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麻木无力、身体摇摆、走路困难,严重者全身麻痹瘫痪、有语言障碍、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中毒严重者最后多死于呼吸衰竭。如果抢救不及时,中毒后最快的10分钟内死亡,最迟4-6小时死亡。有报告显示,日本人河豚鱼中毒病死率为61.5%。 
  对于河豚鱼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发生中毒以后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抢救,尽快使毒物排出,并对症治疗。预防中毒的最有效方法是管理部门严查,禁止零售河豚鱼,如果发现,将河豚鱼集中妥善处理。 
食用河豚鱼而中毒者,如果及时发觉,还是可以抢救的。食用后,一旦发现河豚中毒症状,要立即送医院抢救,可用小苏打溶液进行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使之迅速解毒,还可分别用肾上腺素,毛地黄苷,樟脑,咖啡碱等注射,其效果也比较理想。中国民间流传不少的解毒方法,如:食用生茄子,内服乌贼墨;羊蹄叶捣汁喝;爬山虎煎服;马兰草(全株)煎服等等。
河豚的安全食用
  大部分河豚鱼的肌肉是无毒的,经过严格的去毒处理将头、皮、内脏及血液去掉后,再经过腌渍、晒干过伏后,再进和食用是比较安全的,如果食用新鲜河豚鱼则要特别小心,将头切除,剖腹后去掉内脏、血液、,剥除鱼皮,去掉脊骨,用刀切成薄薄的鱼片,在清水中漂洗干净,烹制时加入少量小苏打,经2小时左右的沸煮后再食用,不熟悉河豚鱼特性的人,千万不要随便食用鲜河豚鱼。 
  因特殊情况需要加工食用的河豚鱼应在有条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处理前必须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反复冲洗肌肉,洗净血污,加2%碳酸氢钠处理24小时,经检验鉴定合格后方可销售,其加工废弃物应销毁。 
  关于河豚去毒加工安全食用问题,试验证明加热高温对毒素破坏的可靠性,即野生河豚解毒加热在120℃的温度下达2小时以上,养殖河豚解毒在120℃温度下30-40分钟,可达到毒素的完全破坏和安全食用的目的。河豚肉可作为油菜熟食品或罐头食品。这种温度时间条件在大量生产中,可以得到严格控制,确保食用安全,同时用加热破坏毒素方法加工,可以保持河豚鱼肉鲜食所特有的美味,在渔区汛期加工后,又可以调剂市场供求需要,在养殖区则可以长年供应。 
  毒理检验:每批制品都应进行动物试验,以白鼠、猫、狗试养试验,无异常反应后再食用为宜。化学试验结果,以Nessler’s试剂最为灵敏,根据稀释到100倍后,仍能呈现明显的正反应,反应的颜色也特殊,与一般由于氨所引起的正反应不同,这种定性反应,也可以供作检验之用,来判断是否含有河豚毒素。 
  养殖河豚毒性低,只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发展前景广阔,有利于然资源的保护和地方特色优良品种的开发。目前需要做的工作是向产区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颁发实行河豚鱼管理试行办法,执行河豚鱼食用安全的加工操作规程,通过加工处理,防止任意抛弃内脏引起人畜误食(无条件地区亦需妥善处理,进行深埋或酸解内脏),以求安全,变有害为有利,增加收入,促进河豚鱼养殖生产的发展。 
编辑本段河豚鱼干
中国沿海地区大都规定河豚鱼不得在市场上销售鲜品,一般都要经过加工成盐干品,去头、去皮、去脏,也有去脏而带头带皮加工的。但后种加工必须在晒干过伏后方能出售,以免造成危险。
河豚鱼干制作
  1.原料:根据河豚鱼的新鲜度和个体大小看不同,分别进行处理和加工。鲜度好个体大的河豚加工鱼片,个体小的加工成河豚肘;鲜度差的则不能加工食用,可做肥料用,但必须严加管理,以防人和禽畜误食。 
  2.剖割:将鱼放在割鱼板上,头向人体,背向左,左手抓住左边鱼眼窝和鳃缝,右手执刀自头后贴脊骨左侧插刀,贯通腹腔,推刀切至尾根,再回刀切开头骨,取出内脏和贴骨血(注意不得同其它鱼的内脏混合),每尾重1公斤以上的大河豚,在开片后最好翻刺或割渗盐线,以利于盐分的渗入和水分的渗出。鱼体长在10厘米以下的小河豚,可斜刀切去头部,去净内脏。肝可做鱼油原料,头和其它内脏可做肥料用。 
  3.洗刷:将剖割好的原料,用海水洗刷干净,特别注意洗净残留的鱼肝和血污;沥去水分即行腌制。 
  4.腌制:将刷净的鱼片用10%左右的盐逐条层鱼层盐地摆入腌池或缸中,经2-3天即可出池。如果因阴雨天不能及时出晒,则需根据时间长短,适当增加用盐量,去头的河豚肘可采用拌盐法腌制。 
  5.洗刷:经过腌制出池的鱼,要用海水或淡水洗刷干净,盐量多者要适当地浸泡脱卤,否则影响成品质量,洗净后沥水出晒。 
  6.出晒:将鱼片晒在竹帘或草板上,先晒肉面,后晒皮面,适时翻转,晒至六七成干收起垛压,整形并扩散水分,2天后重新出晒至全干。小鱼肘可撒晒于席子上。 
  7.成品质量要求:鱼片体形完整板平,肉质坚硬,呈淡黄色,刀口平滑无血污,可稍有盐霜,干燥均匀,干度十成。 
  8.包装:鱼片一般采用鱼筐包装,鱼肘采用麻袋或编制袋包装。 
特别提醒:河豚鱼毒素为剧毒,毒性为氰化钠1250倍,请谨慎处理,建议请有资质人员处理。推荐购买去毒产品。
  

  • 上一个河豚文化:

  • 下一个河豚文化: